攀西商界網報道(玉泉街道 供稿)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,提升居民科學文化素養與動手實踐能力,玉泉街道動力站社區以全國科普月為契機,組織開展了“妙手生花·非遺傳承”絨花制作科普體驗活動。活動將非遺技藝與科普教育有機融合,讓居民在親身體驗中領略傳統工藝所蘊含的科學內涵與藝術魅力。
活動伊始,科普志愿者老師為居民帶來了一場生動的非遺知識小講堂。她從絨花的起源講起:“絨花始于唐代,是以絹、絨、紗等為原料制成的人造頭花,因其色彩艷麗、造型逼真而備受喜愛。‘絨花’諧音‘榮華’,寓意吉祥富貴,被譽為‘永不凋謝的鮮花’。”老師通過實物展示與通俗講解,系統介紹了絨花的歷史淵源、文化寓意、材料特性及制作原理,充分調動起居民對傳統手工藝的濃厚興趣。
隨后進入實踐環節。為降低操作門檻,老師選用易于掌握的扭扭棒作為材料,逐步演示花瓣纏繞、組合成型的科學方法與技巧。居民們積極參與、動手嘗試。初期雖然遇到纏繞不夠緊實、造型不夠美觀等問題,但在老師的耐心指導和鄰里之間的互幫互助下,大家逐漸熟練起來,動作也愈發流暢。不一會兒,一朵朵獨具匠心的絨花在指尖悄然綻放。居民們手捧自己制作的作品,臉上寫滿了成就感與喜悅。
本次活動采取“科普講解+實踐操作”相結合的模式,不僅使居民直觀感受到非遺技藝背后的科學方法與匠人智慧,有效傳播了傳統文化知識,也進一步鍛煉了大家的觀察能力與手腦協調能力。社區負責人表示,非遺科普體驗是社區科普月的重要組成部分,既助推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,也切實增強了居民的文化獲得感與幸福感。下一步,社區還將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,推動科學知識和科學精神更深融入百姓日常。
審核:熊毅
編輯: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
Copyright ©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.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
防范網絡詐騙,遠離網絡犯罪。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,真實性、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。詳情請閱讀:免責條款
網站備案:蜀ICP備15033597號-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: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:熊 毅 副主編:陳西萍 吳秋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812-3335853 舉報郵箱:1428735752@qq.com
攀西商界網報道(玉泉街道 供稿)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,提升居民科學文化素養與動手實踐能力,玉泉街道動力站社區以全國科普月為契機,組織開展了“妙手生花·非遺傳承”絨花制作科普體驗活動。活動將非遺技藝與科普教育有機融合,讓居民在親身體驗中領略傳統工藝所蘊含的科學內涵與藝術魅力。
活動伊始,科普志愿者老師為居民帶來了一場生動的非遺知識小講堂。她從絨花的起源講起:“絨花始于唐代,是以絹、絨、紗等為原料制成的人造頭花,因其色彩艷麗、造型逼真而備受喜愛。‘絨花’諧音‘榮華’,寓意吉祥富貴,被譽為‘永不凋謝的鮮花’。”老師通過實物展示與通俗講解,系統介紹了絨花的歷史淵源、文化寓意、材料特性及制作原理,充分調動起居民對傳統手工藝的濃厚興趣。
隨后進入實踐環節。為降低操作門檻,老師選用易于掌握的扭扭棒作為材料,逐步演示花瓣纏繞、組合成型的科學方法與技巧。居民們積極參與、動手嘗試。初期雖然遇到纏繞不夠緊實、造型不夠美觀等問題,但在老師的耐心指導和鄰里之間的互幫互助下,大家逐漸熟練起來,動作也愈發流暢。不一會兒,一朵朵獨具匠心的絨花在指尖悄然綻放。居民們手捧自己制作的作品,臉上寫滿了成就感與喜悅。
本次活動采取“科普講解+實踐操作”相結合的模式,不僅使居民直觀感受到非遺技藝背后的科學方法與匠人智慧,有效傳播了傳統文化知識,也進一步鍛煉了大家的觀察能力與手腦協調能力。社區負責人表示,非遺科普體驗是社區科普月的重要組成部分,既助推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,也切實增強了居民的文化獲得感與幸福感。下一步,社區還將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,推動科學知識和科學精神更深融入百姓日常。
審核:熊毅
編輯: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